【北極熊】詞語的意思解析
時間:
新華
漢語詞典
北
極
熊
- 拼音:
běi jí xióng- 注音:
ㄅㄟˇ ㄐ一ˊ ㄒㄩㄥˊ- 繁體:
北極熊- 五行:
水木水
北極熊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1)[polarbear]
(2)北極地區出產的哺乳動物,樣子像熊,毛白色或淡黃色,善于游水
(3)對俄國人的鄙稱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北極熊(熊科動物的一種)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maritimus(Phipps,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于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于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英文
polarbear;
引用解析
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于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