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體】詞語的意思解析
時間:
新華
漢語詞典
編
年
體
- 拼音:
biān nián tǐ- 注音:
ㄅ一ㄢ ㄋ一ㄢˊ ㄊ一ˇ- 繁體:
編年體- 五行:
水火火
編年體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inthestyleofannals;inchronologicalorder]一種按時間順序編排史實的史書體裁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編年體
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它是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系。例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竹書紀年》《漢紀》《后漢紀》《國榷》。英文
inthestyleofannals;inchronologicalorder;
引用解析
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特點是按時間順序編排史實。
《竹書紀年》、《春秋》為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漢司馬遷改編年為紀傳,漢荀悅又改紀傳為編年,自是紀傳與編年并行。至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王二十二年,下迄五代末,前后1362年,以通史編年,成為編年體史書的巨著。編年體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容易看出同時期各事件之間的聯系,但記事前后分隔,首尾難以聯貫,歷史人物的生平和典章制度等也不易詳其源委。
詞語造句
好像許多長篇編年體敘事性做品一樣,它注重挖掘細節,不過這能否可取尚有爭議。
這部紀傳體的晉史之所以誤作編年體的史書,也是有因可尋的。
章節應該按照編年體的順序來安排,并且應該清楚明了的。
這一體例的設計,強化了編年體文學史的表現力。
2011年不過是對編年體歷史記載的古代風俗的新認識,一年一度繞著太陽旅行的必然起點。
在編年體的模式之下,傳記性、游記性以及戲劇性的次情節類型也都存在著。
這本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是中國古代珍貴的文化遺產。
接下來的展覽陳列采用史學編年體與記事體方式展開,場景式地展示了六大版塊。
纂修官按纂修凡例加以選編,以編年體詳盡記載皇帝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國故。
志文為記述體,大事記為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人物志為紀傳體,凡例、圖、表為說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