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詞語的意思解析
- 拼音:
bàng zi- 注音:
ㄅㄤˋ ㄗˇ- 繁體:
棒子- 五行:
木水
棒子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1)[club,stick]∶短粗的棍棒
(2)[maize]〈方〉∶玉米的俗稱;也有與“玉米”連稱的,如玉米棒子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棒子
1、細長的桿狀物。2、北方地區對玉米的俗稱。英文
club,stick;|maize;
引用解析
粗短的棍子。
朋斯克《千里姻緣》:“沒有棒子,沒有套馬桿子,連根小馬鞭子都沒有,用什么抵擋這個草原上叱咤風云的龐然大物呢?”
北方話稱玉蜀黍為"棒子"。
魏巍《山雨》:“秋季,谷子黃了,高粱紅了,棒子拖著長須。”張志民《死不著》詩:“二畝租地的棒子沒見黃,劈回家來鍋底上炕。”
方言。瓶子。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八:“郭全海聽了這話,又打聽杜家大小子好喝燒酒。他上合作社,從酒簍里舀出兩棒子酒,又買了一斤豆腐。”
舊時婦女發飾的一種。
《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可斷斷在屋里圈不住了,忙忙的勻了勻粉面,刡了刡油頭,又多帶了幾枝簪子棒子,另換了幾件衫兒襖兒,從新出來。”
詞語造句
玉米棒子的腦袋上長出了細長的毛,就像老爺爺棕色的胡須。
田野里,玉米棒子正在變黃的衣服里懶洋洋地睡覺,半紅半綠的辣椒象害羞的小姑娘,用衣服遮住了自己的小臉。農民伯伯忙碌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一個玉米棒子就有一尺來長,剝開皮一看,金黃的玉米粒就像列隊的士兵一樣整齊地排列著,好像正等待什么命令。
晚熟的棒子,齊刷刷的站成幾塊兒方陣。一人來高的秸稈上,一邊一個掛著兩個大棒子,紅紅的棒子胡驕傲地向上翹著。微風過處,湛清碧綠的棒子葉瑟瑟抖動,發出沙沙的響聲,似乎在說:我長大了!我長大了!
秋風飄過,秋天的味道。稻谷沉甸甸的清香,玉米棒子的清香,還有花生香噴噴的味道,紅薯的脆甜味道。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馨香。香味隨風飄啊飄,寫成了秋天的詩。
河邊早熟的棒子,干黃的秸稈上掛著一尺來長的大棒子。棒子胡已經干枯,棒子葉也干呼呼的,看來用不了幾日就可以掰了。
房頂上黃澄澄的玉米棒子,在陽光、白雪映襯下閃閃發著金光。
粗大的玉米棒子有30多厘米長,像一支金燦燦的棒褪。
父親就是父親,手裡的棒子,其實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他哪會真的打你。
我拜托幸運打你一棒子,說我很想你;讓快樂給你一棍子,說我總念你;再命財神揍你一錘子,說我想見你;暑假了,記得請客喲!
起名寓意
棒子名字寓指聰明能干、優秀、人中龍鳳、才華、品質高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