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詞語的意思解析
時間:
新華
漢語詞典
長
安
- 拼音:
zhǎng ān- 注音:
ㄔㄤˊ ㄢ- 繁體:
長安- 五行:
火土
長安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Chang'an]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長安(中國古代都城)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于此,筑設豐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于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的中國城市,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擁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時期常住人口185萬。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是國際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長安文化影響極其深遠,由于建都長安的周、秦、漢、隋、唐是中國古代最為強盛和文明的黃金時代,因此在唐以后,雖然長安不再為國都,但“長安”一詞卻成為國都別稱。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長安街,就是以古長安命名。英文
Chang'an;
引用解析
古都城名。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漢末綠林、赤眉,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漢城筑于惠帝時,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時,號大興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東、南、西一帶。唐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唐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李白《金陵》詩之一:“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彼沃苊堋段淞峙f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長安有貧者。”清龔自珍《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馮君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長安游。”
詞語造句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白花煞;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當瀟瀟雨下,夜色深沉的時候,長安街像一條靜靜的長河,彩色的車燈倒映在濕地上,如疾馳的流星。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當瀟瀟雨下,夜色深沉的時候,長安街像一條靜靜的長河。
寬容就是瀟灑。“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到長安?!睂捄翊?,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辛棄疾
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彎,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時時省察,百姓疾苦心永掛;事事檢點,為官清貧夢長安。
起名寓意
長安名字寓指位高權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文靜、吉祥、幸福安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