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小滿的民俗文化
小滿節氣象征著將熟未熟、將滿未滿,的日子;你是否在尋找“24節氣小滿的民俗文化”?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4節氣小滿的民俗文化
1.吃“捻轉”
是人們用小滿節氣做的一種食物,與“年年賺”諧音,表示吉祥如意。這類食品是小滿前后精選切掉稍軟的全粒大麥穗,根據每個人的喜好加入一些相應的輔料而形成的食品。這種習俗不能排除“等不及”的原因,從而解決“綠黃不分”的迫切需要。
2.吃“油茶面”
它是一種嘗起來像新面條的季節性食物。這個習俗對于小滿節后的莊稼人來說是一件喜事。人們將新收獲的小麥磨成新面條,加工后,加入黑白芝麻、核桃、瓜子等。把它們做成糊狀,既美味又有點像吃“黑芝麻醬”。
3.求雨
小滿節氣不許不下雨。因為這個季節氣溫高,農作物需要大量的水,農業本身離不開開水。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一些古老的地區遭受了干旱,所以他們祈求上帝的保佑。因為據說是龍王管水,所以就產生了拜訪“龍王”神卡等祈雨習俗。
4.“搶水祭車”
這個習俗也和“治水”有關。水車從農村開始到小滿節氣,“小滿動三車”包括水車。過去,人工水車用于灌溉。“搶水祭車”的習俗是組織十輛水車匯成水,拂曉踏水澆田。這個習俗顯然有“測試”農具的意思。
其他還有季申賢生日(紀念八仙人呂洞賓生日)、浣花日(紀念唐代女英雄浣花夫人生日)、王耀日(祭拜伏羲、神農、黃帝、扁鵲、華佗、李時珍的王耀)等。祈求平安健康。
小滿的來歷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不過在南方地區,小滿也有著不同的表示,“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為了迎接小滿的到來,各地區流傳著不同的習俗。
吃苦菜便是其中之一,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小滿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時節,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
小滿還有動三車的習俗,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于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于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
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于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小滿節氣開什么花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此時迎來花期的花卉有:月季、玫瑰、木香、石榴、白蘭、含笑、木香、春夏鵑、紫藤、瓊花、錦帶花、八仙花、金雀花、芍藥、百枝蓮、虞美人、入蠟紅、四季海棠、鳶尾、矮牽牛、太陽花、葉子花、朱頂紅、夏鵑、天竺葵、大花天竺葵、倒掛金鐘、令箭荷花、茼蒿菊、櫻草、香豌豆、爪葉菊、蒲包花、牡丹、扶桑等。
小滿節氣的代表花鳶尾花
小滿這個時節有各種各樣的花朵開放,因為天氣的炎熱以及周圍的降雨量,還有空氣中的潮濕,都非常適合這些植物的生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花朵。鳶尾花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花朵是長在頂端,而且花也比較大花瓣的的形狀有一長一短的那種模式。總體而言,它是一種價值和欣賞,都特別重要的植物,既可以作為一種裝飾,又可以給我們的生活中傳遞一些幸福。
小滿種植花朵和蔬菜
小滿這個時候,我們為了能夠吃到一些新鮮的蔬菜,甚至有人會在家里面種植,我們只需要選擇一個固定的容器,在上面排出水孔,就可以適當的種植一些蔬菜或者是花朵。如果說我們種植蔬菜的話
還需要選擇一些生長周期比較短的蔬菜,這樣我們在有限的空間之中才能夠快速的有收成,如果是種植花朵的話,我們就需要拿一些鏟子松松土適當的澆一下肥料和除蟲,因為花朵比較嬌嫩,而且生長的時間會比較長,我們需要的肥料也會比較多。
鳶尾花的故事
相傳,在法國克莫洛溫王朝的克洛維一世,也就是法國歷史上的第1位國王路易克洛維斯接受洗禮的時候,送給他的禮物就是鳶尾花。因此鳶尾花后來逐漸成為了王室的象征,它代表著勝利權力以及高大上的一些信仰。這是一種非常有魔力的花朵,它為我們帶來的那種優雅以及勝利的象征,都是它本身意義上的一種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