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祭祖風俗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家族文化歷史中,除夕前后一般都會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春節祭祖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尊敬,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春節祭祖風俗講究,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節祭祖風俗講究
先要用木棍或者石塊繞著祖墳畫一個圈,在圈內擺上各種各樣的祭品,焚燒紙錢。然后再把酒灑在地上祭奠一下,為祖宗敬獻鮮花或者紙花。有的地方要在祖墳前燃放鞭炮,營造熱鬧喜慶的氣氛,告訴他們新年到了,子孫安居樂業。最后是磕頭,磕頭是為了充分表達對先人或者尊貴之人的虔誠和敬意。磕頭是有一定的姿勢,每磕一個頭,要先雙手合掌、下拜,然后屈膝跪在地面上或鋪就的物件上,雙手撐地,頭向下面磕。額頭不一定要觸地,但要盡量下探,以示虔誠。
過年祭祖的原因
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一項十分隆重的民俗活動,而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這幾個節日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祭祀祖先的節日,在古代的時候這種祭祀活動十分豐富,但各地的祭禮習俗各不相同,祭祖的形式也不盡相同。中華民族的人們都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每當過年過節時都不會忘記祭拜自己的祖先,而在祭拜自己祖先的同時,有些地區的人們也會祭祀天地神靈,希望上天能夠保佑自己,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而我們祭祖時的供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祭祀時要由家長主祭,要燒三炷香。燒完香之后我們還要扣板起,求豐收起求財運等等,最后要燒紙燒紙被民間稱為送錢糧。這種祭祖的民俗已經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沿襲上千年了,是非常具有文化價值的一項活動。
過年祭祖的時間
春節祭祖的時間因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所以時間上也會有偏差,不過大多數地區都會在大年30這一天選擇記住,因為這一天出門在外的親人都會回到家里過節等到一家人都齊聚之后會去上墳,給自己已經去世的家人報平安,并告知一年之中的收獲等等,和已經離去的家人一起過節,也是我們人們寄托哀思,安慰逝者的一種好的方法。不過我們春節祭祖,并不是簡簡單單去上墳祭拜這么簡單,春節祭祖是有很多的規矩的,對于有條件的人們來說,他們會到陵園墓地等祭拜祖先。人們向祖先表達敬意的最佳時間是除夕的早晨。有些人可能沒有時間,會提前幾天向他們的祖先表示敬意。
春節祭祖的禁忌
祭祖除了要注意時間,其中也有很多規矩,很多禁忌,需要我們注意。首先是上墳是一件莊嚴而有嚴肅的事情,所以上墳的時候不宜穿的大紅大紫,也不宜穿著紅色的內衣內褲,此外來月事的女生,也不宜同親人一同去上墳哦!
過年祭祖注意事項
孕婦不宜去墓地祭祖,主要是因為墓地是陰暗的地方,而孕婦的抵抗力差、體質弱,容易沾上一些不干凈的事情,所以孕婦不宜去墓地。再有上墳的時候也不宜拍照,畢竟常言道“舉頭三尺有神明”,上墳是去拜祭祖先,而并非出去游玩,所以還是應當要對祖先帶有敬意。最后上墳還需要注意,上完墳之后最好去一些人流旺盛的大超市、大商場逛逛在回家,又或是一回家就洗一個熱水澡,畢竟墓地乃是陰氣甚重的地方,上墳之后恐會帶一些陰氣回家,所以只好還是在外面溜達溜達后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