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其實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其傳統風俗也不同,主要活動有斗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火把節的傳統風俗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火把節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彝族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這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個晚上吃過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后就爭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著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后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著火堆,快樂地跳舞游戲。
接點火種
據傳,農歷6月24日,是人類使用火的紀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納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為傳統的火把節,屆時,舉辦各種活動歡度,種“太陽”。鶴慶西山片的白、彝族群眾,每到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種“太陽”活動。
耍火活動
居住在鶴慶、麗江毗連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納西族,到了火把節之夜,要舉辦耍火活動。人們在村寨所有的大樹上,系上成團、成束的紅花,象征“紅花火樹如炬燃”。當天上出現第一顆星星之際,人們各舞一把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環“紅花火樹”唱頌一通。
祭頌火神
居住在寧蒗縣的普米族,到了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祭頌火神活動。據傳,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為了子孫和與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并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獲得了火。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帶來火種這天定作祭頌火神節。
舞火唱種
舞火唱種黃坪鄉是鶴慶縣的一個熱區,物產富庶。據傳,這里的居民是當年孔明和孟獲在此屯軍留下的后代。這塊沃土是當年孔明與孟獲結盟時共同開墾出來的。并在6月24日晚點火夜戰,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種,荒甸從此變成了良田。為了紀念這一日子,每到這一天,后人就要點火把夜戰播種小春作物。是時,老人和孩子們手舞火把,環田地歌舞助興,青年人在田間播種。勞動生產與民俗活動融為一體,另有一番風味。
運動項目
斗牛:一聲洪亮的牛角號響起,兩頭公牛怒目圓睜,相向而來,一聲低吼,兩對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觀眾吶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勵,犟性大發,時而邊疆猛攻,時而力敵相峙,時而血花飛濺,時而伺機反攻。勝利的牛頭頸披紅戴花,由主人牽著繞場一周,由此身價倍增。
摔跤:摔跤活動在彝族很盛行,分絆腳和不絆腳兩種,以摔倒為輸;不同村寨推選最強壯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進行比賽,獲勝者除了獲頒獎品外,他們自己的村寨還另以酒、羊、牛等美食來慶祝和鼓勵。此外,還有精彩的射箭比賽,而會場無時無處不聚集著許多騎馬的少年和穿鮮艷服裝的彝族姑娘,他們對歌跳舞,圍觀者高歌伴唱。
選美
彝族人世代愛美,追求美,“選美”自古以來一直是彝族傳統火把節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動內容。它不同于當今世界集商業性與藝術性于一身的“選美”活動。已延續上千年的彝族傳統民間“選美”活動要求十分嚴格,美麗的彝家姑娘盛裝打扮,手持黃傘,圍著草坪上的火堆緩緩舞步表演“朵樂荷”,評委們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2004年,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選美”活動,為了調動觀眾參與,專門設立了最美的觀眾獎,使八方來客也能在場上一展自己風采。同時,不僅有專家評委選出的美女、美男,在場的觀眾也有機會投上一票,讓鮮花成為觀眾的代言人,選出自己最喜愛的美女和美男。
篝火晚會
夜幕低垂,人們吃著烤肉,然后以松枝點燃火焰,手舉火把圍繞跑一圈,祈禱消除蟲災病害,祈求豐收連年。熱情沸騰的群眾,將火把圍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萬的彝族兒女跳起“大三弦”舞。火把節也是少男少女點燃愛苗、傳達情意的好時機,姑娘們穿著自己縫制的衣裳展示靈巧的手藝,小伙子在種種比賽和表演中博得姑娘們的芳心及微笑。
到了此時此刻,他們都找到意屬的心上人,根據習俗男方可以搶奪女方身上的信物,作為定情之物;他們也借著通宵歡歌狂舞,互相表達愛意。
火把節是幾月幾號
火把節是幾月幾號 | ||
2020年 | 8月13日 | 星期四 |
2021年 | 8月2日 | 星期一 |
2022年 | 7月22日 | 星期五 |
2023年 | 8月10日 | 星期四 |
2024年 | 7月29日 | 星期一 |
2025年 | 7月18日 | 星期五 |
2026年 | 8月6日 | 星期四 |
2027年 | 7月27日 | 星期二 |
2028年 | 8月14日 | 星期一 |
2029年 | 8月3日 | 星期五 |
2030年 | 7月24日 | 星期三 |
火把節節日傳說
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為“星回節”,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說。火把節的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斗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范《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并吞另五詔,將會五詔于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節舉行哪三個儀式
第一天:迎火
火把節第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夜幕臨近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圣火后,兒孫們從老人們手里接過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個角落,再到田邊地角,漫山遍野地走過去,用熊熊烈火驅魔除災。
第二天:頌火
第二天可以說是西昌火把節的高潮,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參加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傍晚時分,成千上萬的火把形成一條條巨型火龍,從四面八方涌向同一地方,最后形成無數的篝火,燒紅天空。
第三天:送火
送火是西昌火把節的尾聲,這天夜幕降臨之時,各家各戶會陸續點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方,聚在一起,舉行送火儀式,念經祈禱火神賜給子孫安康和幸福,賜給人間豐收和歡樂。
西昌火把節是我國十大民俗節日之一,也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更是彝族一筆寶貴的財富。想要感受彝族風情,領略火把節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