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
在圣誕節期間,人們還會進行各種裝飾,包括圣誕樹、彩燈、雪花等,這些裝飾不僅讓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氛圍,也傳遞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圣誕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圣誕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
2023年圣誕節具體時間:12月25日,星期一,農歷十一月十三。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
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
圣誕老人源于歐洲的圣人典故。他擁有9只名字各不相同的馴鹿,最大的煩惱是有煙囪爬的房子越來越少了。
通常父母們會對他們的子女解釋他們在圣誕節收到的禮物是圣誕老人送的。圣誕老人以一位神秘人物帶給小孩子們禮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尼古拉是一位生活在4世紀小亞細亞的熱愛施舍的慈悲主教,荷蘭人在圣尼古拉斯節(12月6日)便會模仿他送禮物。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在每年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_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慶祝圣誕節;_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圣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圣經實際上并無記載耶穌誕生日期,圣誕節是后人公定的。
圣誕節的意義
一年一度的圣誕節是一個所有人都慶祝的日子,不分膚色不分國度。在西方,孩子們熱切的期盼著在這一天收到圣誕老人送來的圣誕節禮物。“圣誕老人”究竟是誰呢?誰也沒見過。他只會在圣誕節出現,給人們送來圣誕禮物。在現代生活的情感荒漠之中,神秘的圣誕老人帶來了一份親情的魅力。
給孩子的圣誕禮物最能體現禮物的意義。人類學家往往強調禮物的回報義務。但是,給孩子的圣誕禮物恰恰破除了這種回報義務。圣誕節禮物的實際贈予者當然是父母,但他們把功勞都給了神秘的圣誕老人,只是為了孩子們的那份天真的期待。不讓孩子過早失去對圣誕老人的天真,是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人贈予陌生人禮物,并不需要什么特別的理由。節日期間,出現在公共場所的圣誕老人都是同樣的裝束,紅帽子、大胡子。他們以別人的名義真誠地贈予陌生人,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帶來無盡的溫暖。
圣誕節的特色
1、圣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為圣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胡子老頭。每年圣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圣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圣誕禮物裝在襪子里,圣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后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圣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2、圣誕樹
據稱,圣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 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圣嬰。隨后,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圣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圣誕樹。不過,西方關于圣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圣誕夜里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圣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 就成為圣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_,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禮物、佳肴、團圓圣誕節。
3、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
4、圣誕歌
膾炙人口的圣誕歌曲《圣誕歌》至今已有65年歷史。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首在北半球寒冬里給人們帶來融融暖意的歌曲卻創作于一個炎熱的夏季。作者創作這首歌的目的是消暑。歌曲作者是美國音樂人梅爾·托爾梅和鮑勃·韋爾斯。歌曲版權經理戴爾·希茨說,托爾梅1944年7月去韋爾斯位于洛杉磯的家拜訪。他走進起居室,看見一個本子上涂寫著一句話“火上烘烤著栗子”。 托爾梅問韋爾斯:“你為什么寫這么一句話?”韋爾斯回答道:“我正在想些和冬天有關的事。今天熱死了。我游泳,沖涼,用各種方法消暑。”托爾梅于是說:“我覺得我們可以從這句話開始寫首歌。”
圣誕節的傳統活動
制作圣誕馬槽
圣誕節制作圣誕馬槽已經是一個很古老的傳統了,根據圣經的記載,耶穌就是在伯利恒的一個馬槽里誕生的,所以人們用小雕像和馬槽營造耶穌誕生時的場景。這最初是一個法蘭西教堂在圣誕節到來的時候向人們展示耶穌誕生時的場景,然后這個傳統就一直流傳到來今天。
圣誕節大餐
圣誕節晚餐是人們很重視的一個傳統習俗,這一頓一定要吃的痛快才行,圣誕節蛋糕、布丁、還有碎肉餅都是人們喜歡的圣誕節美味,當然重頭戲是圣誕節烤雞,有些地方也會吃烤鵝。這頓飯除了吃還有很重要的活動那就是大家歡聚在一起,過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會言歸于好,一起慶祝圣誕節的到來。
裝扮圣誕樹
圣誕樹是圣誕節的經典標志了,古時候西方國家有用常青樹祭祀的傳統,所以最早的圣誕樹都是用松樹這樣的常青樹。現在每年圣誕節到來的時候,裝扮圣誕樹也是孩子們很喜歡的事情,裝飾會用奧彩燈還有金箔還有一些花環小飾品等。
點燃圣誕節蠟燭
在圣誕節期間,虔誠的_徒會在屋子外面點燃一支蠟燭,這是寓意耶穌能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光明。_在最初的時間里是非法的宗教,_徒屢次受迫害并且禁止人們做禱告,于是人們就用點燃蠟燭的方式紀念耶穌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