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宵節具體哪一天
元宵節、重是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有一部分意見建議將其也設立為國家法定節日,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進行了認真研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4年元宵節具體哪一天,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4年元宵節具體哪一天
2024年元宵節具體時間:公歷2月24日,星期六,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節的起源眾說紛紜,究其蹤,最早大概與古代先民的星祭有關:以燃燈的方式祭星,祈求以北極星(太一星)為代表的星辰的護佑。祈愿不外兩方面:人的自身生產——生育;人的物質生產——農桑。由此后世又衍生出一些民俗活動:“摸釘”、“走橋”、“走百病”屬于前一方面的祈愿;“迎紫姑”、“照田蠶”屬于后一方面的祈愿。
燃燈祭星發展為燃燈擬星,地上燈與天上星交相輝映,人星交悅。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發展夜間的群體性游樂,在無電的時代,天空的星月就是最大的資源,于是,星月的祭祀意義逐漸減淡,賞玩的成分逐漸增加,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宵——元宵,便成為最佳選擇,在西漢已受到重視。因以地上燈與天上星相輝映為特色,故又稱燈節。此有別于中秋之月節。
為豐富燈展,將謎語懸于燈,供人猜射,遂發展出燈謎。這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娛形式,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猜出時會心一笑,益智益心。《紅樓夢》就描寫過賈府過節常有的猜燈謎活動。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是吉祥如意、闔家團圓,還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對家鄉故土的思念。
1、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征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2、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3、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御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制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張燈結彩
自從元宵節張燈之俗形成以后,千百年來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這天晚上,游玩觀燈的百姓不計其數。大家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3.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南宋以后增加的一項元宵節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始于南宋。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4.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元宵節的禁忌
元宵節這天不管發生了什么父母也盡量別讓孩子哭鬧。傳說這天是天宮大帝的誕辰祭日,以喜慶為主,不能沾染污穢。否則會沖撞神靈,帶來不好的影響。
少去陰氣、晦氣比較重的地方,如上墳、荒涼的地方、醫院等地,此地多為陽氣不旺,尤其是身子不太好的人士、能少沾惹一些晦氣。
不要帶太多的錢在身上,因為小年的時候如果丟失了財物,那么就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理財,這一年則抓不住機遇。
此日、不要借給別人錢,據說這樣做的話、會把你的運氣借走。
此日注意衣服不要弄破、據說傳言會年霉運纏身。
不要穿白黑兩色的衣服,因為這兩種顏色與死亡緊緊聯系,大慶的日子見到這兩種顏色、會讓穿戴者事事不能如愿。
不要說臟話,否則預示著今年會禍從口出、不經意說錯話而帶來大的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