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如何養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7月22日就是大暑節氣,大暑節氣意味著天氣越來越熱,雨水也逐漸的增多,這樣濕熱的環境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那么你知道大暑節氣應該怎么養生?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大暑節氣如何養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暑節氣如何養生
大暑時節氣候炎熱而生機勃發,陽氣最為旺盛,陽氣外發,氣血運行亦相應活躍,根據養生原則應重在養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2、藥食同源:選擇具有清心降火、養心安神效果的食物,如:茯苓、麥冬、菊花、金銀花、荷葉、大棗、蓮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紅柿、西瓜、香蕉、蘋果等食用。
3、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應小睡會兒,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
4、濕熱交蒸,嚴防中暑:避開悶熱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點淡鹽開水、三豆湯等。
5、三伏貼:“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特色療法,其依據“春夏養陽”的治療原則,結合中醫腧穴,在夏季進行藥物貼敷,使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而吸收,是治療、調整臟腑疾患的最佳時機。
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日幾點
2023年大暑的時間為:2023年7月23日 09:50:15
2023年大暑是農歷哪一天
2023年大暑農歷時間:農歷癸卯(2023)年六月(小)初六
大暑的來歷和風俗
大暑的來歷
《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大暑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
大暑的風俗
曬伏姜: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放在太陽下晾曬。等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傷風咳嗽等有奇效,還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吃菠蘿:菠蘿的閩南語發音和 “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姜汁調蛋:當地人還有在這天吃姜汁調蛋的風俗,講究為老年人煮點雞粥,滋補陽氣
喝伏茶:古時候很多農村有個習俗,就是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神所致,于是便在江邊建起了一座“五圣廟”,時常進行祈求許愿,希望祛病消災,后來還合力造一艘五彩大船,放上各式供品將“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
夏夜觀流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夜幕流轉的疏云,樹梢間抑揚頓挫的蟬鳴,如同星河一般幽幽閃爍的點點螢光,這樣的夏天最為難忘。
大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1、吃仙草:南方民間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的說法,大暑天氣炎熱,用仙草制作成果凍狀的仙草凍(涼粉),既可以滿足了嘴巴,又可以趕走身體里的熱毒。
2、喝冬瓜荷葉湯:大暑天喝它可去暑,調理脾胃,清熱。
3、吃米糟:在福建的一些地區,過大暑講究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慣,被稱作“過大暑”。米糟也叫做醪糟,是以糯米為原料,蒸熟后加酒曲天然發酵而成,可以補元氣開胃提神,滋陰養腎。
4、喝姜茶: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的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大暑這全年最熱的時節里曬生姜,伏姜中含有豐富的姜辣素,姜辣素可加快人體的血液循環,促進排汗,通過汗液將人體內多余的熱氣帶走。
5、吃雞:每年盛夏季的大暑時節,長沙民間有吃雞的習俗,尤其以童子雞最優。大暑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一段時期,因此體質虛弱的人很容易中暑,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相對于其他肉而言,童子雞能溫中益氣,具有補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