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年少有志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我們了解到,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岳飛年少有志文言文原文和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少年岳飛原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力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饑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 貰其財者不責償。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甕中,沖濤及岸得免,人異之。
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 、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于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冢。父義之,曰:“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
少年岳飛翻譯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岳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岳飛出生時,有大雁般的鳥,在屋頂上飛鳴,其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岳飛出生不足一月,黃河決堤,洪水暴至,岳母抱著他坐進一個大缸,隨水流漂到對岸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驚異。
年少的時候很有氣節,性格忠厚不愛說話,家里很窮但是非常努力學習,特別是喜歡《左氏春秋》和《孫吳兵法》.岳飛天生就有驚人的力量,還不到二十歲,就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名師)周同學習射箭,學到了所有本領,能左右開弓射擊。周同死后,岳飛每到月初、月中都在師傅墳前擺上供品祭拜。岳飛的父親認為他很仁義,說:“如果你能夠趕上時代浪潮,應該能夠報國死義(為國殉難為義而死)吧。”
岳飛之少年時代原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也。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氏抱飛坐臣甕中,沖濤乘流而下,及岸,得不死。
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天資敏悟,強記書傳,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學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的,再發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盡得同術。
未幾,同死,飛悲慟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贈弓發三矢,乃酹。父知而義之,撫其背曰:“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應曰:“大人許兒以身報國家,何事不可為!”
岳飛之少年時代翻譯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出生之時有象鵠一樣的大鳥在岳家的屋頂上飛鳴,因此取名為“飛”。尚未滿月,黃河決堤,洪水突然而至。岳母姚氏抱著岳飛坐在大缸里,順著洪流而下,終于靠岸逃生。
岳飛年少時就很有氣節,沉穩忠厚,很少說話。天資敏捷聰慧悟性好,能清楚地記住(許多)書與傳〔書傳:指經書及解釋經書的著作)。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里比較清貧,撿木柴作為火燭照明。背誦復習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覺。(岳飛)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氣,不到二十歲〔未冠(guàn):不到束冠。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之禮〕,能挽起三百斤的弓劍。(岳飛)跟著周同學習射劍,周同能同時發射三支箭都能中箭靶子,以此做給岳飛看;岳飛拉開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再次發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驚,把自己所喜愛的好弓箭送給岳飛。岳飛于是就練習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術。
沒有多久,周同死去,岳飛十分悲痛。每縫夏歷每月初一和十五,必定會準備酒肉,到周同墓前祭奠,并流淚,再次打開周同所贈的弓箭發了三支箭,這才把酒灑在地上,以示祭奠。(岳飛的)父親知道他的情義,撫摸他的背說:“如果你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你定然會為國、為正義而獻身吧?”(岳飛)回答說:“父親大人許可同意,兒子用自己的身體報效國家,沒有什么事不能做!”
文言文學習方法
方法一:三多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方法二:預習和復習
學習文言文不僅要學會聽課,而且要重視預習和復習。
1、課前預習,除了結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方法三:了解句式和翻譯
文言特殊句式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與現代漢語有所區別。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語序、省略、句子格式等方面,包括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和省略句。了解并掌握這些文言知識,我們首先應從各種特殊句式,基本結構入手。
方法四:推斷句子成分
與現代漢語一樣,古代漢語也有一定的語法結構,除個別的`文言特殊句式外,大部分與現代漢語相同,尤其是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基于此,同學們就可以從語法結構入手來推斷詞語意思。通過語法知識我們知道,主語、賓語往往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動詞、形容詞,而定語則多是形容詞、名詞、代詞,狀語往往是副詞。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實詞所處的語法位置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斷它的意思。
方法五:要學會學習
有的同學認為,學習文言文不外乎翻譯課文,因此,上課時一般不怎么愛聽老師的講解,更不會動腦筋去思考問題,滿以為參考書上什么都有,根本用不著操這份閑心,抱著參考書不放,一切唯參考書是聽。一旦關上參考書,他們就像一個失去拐杖而又不會走路的孩子,收獲的是一臉的茫然,因此,我們要科學的使用參考書,只有在萬不得已時才借用一下,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任何投機取巧都只能是徒勞和枉然。
方法六:重視歸納和積累
一般說來,初學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課一歸納,單元一小結。歸納整理時可以從特殊字詞的注音、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成語典故、重點語句以及文化常識等個方面來進行,每個單項都可以自行規定一種特殊的符號,以提高學習效益。當然,無論做什么整理,都必須積累相應的例句,否則,你的知識點就成了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