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吳江歌》原文翻譯及詩歌賞析
目前,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古詩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思吳江歌》原文翻譯及詩歌賞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思吳江歌》原文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思吳江歌》原文翻譯
秋風起,樹葉飛,吳江的鱸魚鮮又肥。離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思念家鄉的愁和恨,怎么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
《思吳江歌》詩歌賞析
“秋風起兮木葉飛”,出句即見其思情的發動。悲涼的秋風最易觸動人們的節序之感和念 遠之情。從時間上說,秋往往意味著歲暮的到來,使人覺著時光的流逝、流年的虛度。從空間看,秋高氣清,萬木蕭蕭,視野一下空闊起來,不自覺中自有人在何 方、家在何方之嘆。《楚辭·湘夫人》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句子,自是此句之本;不過,作為張翰來說,也不一定是有意地仿效,實在是一種語言 定勢、心理定勢。秋風一吹,使作者感到在洛陽羈留時間太久了;秋風一吹,又使作者想起往昔的鄉居生活、家鄉風物。
第二句就自然接上了:“吳江水兮鱸正 肥”。鱸魚,是作者家鄉的特產,味極鮮美,秋天又正是魚肥的季節。“鱸正肥”著一“正”字,便與“秋風起”連上了,同時還流露了一種“正”當其時、迫不及 待的心情。下兩句就直抒其情了。“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晉書》本傳謂“數千里”,此言“三千里”,自是文句與詩句修辭的不同。“三”比 “數”來得明確、爽口,同時它既可表確數,又可表虛數,而且往往指向多的方面,這“三千里”比“數千里”更能給人以距離遙遠之感。下句的“恨”是思歸不得 之恨,這種恨想壓也壓不住,于是仰天悲嘆。這里把他的思歸之情表現得異常強烈。
文言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1、文言文閱讀理解文學常識
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文章題目;作者姓名;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號、對作者的評價、相關作品等不會作為考試內容。
2、文言文閱讀理解文中名句的默寫
考生在答文言文閱讀理解題的時候空出兩個句子,根據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時的默寫落實,防止音對字錯的現象。
3、文言文閱讀理解朗讀節奏的劃分
這種題要求考生用“/”來劃出文言文語句的朗讀節奏,可能會有一些具體的提示,如告訴考生劃兩處或三處。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
應對這一題型,教給學生劃分朗讀節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義,再按意義劃分。一般主語謂語要分開,較長的修飾限制語要劃開。
如文言文閱讀理解中的“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主語+謂語+賓語),又如“今齊地/方千里”等。
4、文言文閱讀理解的解釋實詞、虛詞的含義
以課下注釋中的單個詞為主,多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如果有本義和句中義的,盡量答全,尤其不能丟掉句中意思,即這里指……的內容。
5、文言文閱讀理解中句子的翻譯
從內容上看,易考關鍵語句的翻譯;從古漢語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譯;從來源看,大多來源于課下注釋。
一般文言文閱讀理解要用直譯法。直譯譯不通時再輔以意譯法。翻譯時注意運用“留”、“補”、“刪”、“換”、“調”的方法。考試時按語言點給分,所以翻譯句子時要字字落實。
2023文言文閱讀理解最新答題模板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模板如下
1、文言文閱讀理解:(4-7題,19分,不能夠低于13分)[約20分鐘]
2、文言文翻譯:(7題,10分,力爭6分以上)[6分鐘]
3、文言文閱讀理解虛詞:18個虛詞(之、其、而、則、以、于、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與)必須過一遍(參看《高考一輪》虛詞總結)。
4、文言文閱讀理解句式和活用:明確類型和用法,參看句式、活用學案。
5、文言文閱讀理解翻譯:注意直譯,力求“信、達”,結合語境,疏通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