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燒紙提前還是當天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當中,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是中國的寒衣節,非常特別的一個節日。今天小編整理了寒衣節燒紙提前還是當天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寒衣節燒紙提前還是當天
根據習俗,寒衣節當天燒紙是較為合適不過的。如果因某些原因無法在寒衣節當天前往燒紙,提前幾天也是可以的,但不要拖延到寒衣節之后。南方有些地區要求在寒衣節當天燒紙,而北方有些地區則沒有太嚴格的規定,只要在天黑之前燒紙就可以,但要注意不要在晚上燒紙錢。
寒衣節燒紙有什么講究
1、三年不燒寒
根據中國的民族傳統和習俗,親屬去世后第一次燒寒衣紙必須是單年,并首先復土和立碑。如果沒有立碑,就不能燒寒衣。一般來說,立碑不會在親屬去世后的第一年豎立。另外,親屬去世后,孩子需要守孝三年,所以不適合燒寒衣。
2、時間要注意
最好在上午9點到下午15點之間燒,不能太早或太遲去墓地。由于十月已進入深秋,不僅黎明晚,而且太陽也早落。例如,在大多數地區,太陽在5:30落下,山上很冷,所以上午9點到下午15點是白天的一段強陽期,這將增強他們自己的陽氣。
寒衣節為什么要燒紙
寒衣節燒紙是為了讓陰差帶到冥間,送給已經過世的先人,讓人們在陰間能夠少受苦難;
農歷十月初一為治酒、燒紙、焚香、祭奠亡靈和掃墓的日子。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下來,農村多于此日上墳拜墓。
十月一日,為送寒衣節。這一天,人們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寒衣節的由來,流傳最廣的是孟姜女新婚燕爾,老公就被抓去服謠役,修筑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御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墻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殮安葬。因此時值農歷的十月初一,被人們稱之為“送寒衣節”。
寒衣節的風俗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后,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干凈,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吃面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面、莜面。寒衣節吃面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后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后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于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念叨對逝世故人想說的話。
逆糍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糍”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糍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戶將菜葉包裹著逆糍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糍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糍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說的是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家家戶戶都會制作糍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糍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糍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伙圍坐一團。將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后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里白,似一個“金包銀”的糍粑拿在手里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餃子
洛陽有話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說,十月初一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臺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來源于醫圣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面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節禁忌有哪些呢?
1、忌半夜晾衣服
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忌披頭散發睡覺
鬼月,到處都是在外游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3、夜游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游,更加不要去偏遠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4、忌半夜慶生
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說“鬼”字
在寒衣節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6、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余,自然會對你不利。
7、忌亂拍他人肩頭
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寒衣節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8、忌將筷子插在碗上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鬼魂來與你分享食物。
9、床頭忌掛風鈴
因風鈴會招陰。
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
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11、忌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否則會有麻煩。
12、忌下水游泳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13、忌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鬼魂的注意。
14、晚上出門忌呼喊名字
夜游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盡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鬼魂記住你的名字。
15、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