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去哪里看賽龍舟2023
2023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了,那么你了解端午節(jié)去哪里看賽龍舟?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矶宋绻?jié)去哪里看賽龍舟2023,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去哪里看賽龍舟2023
1.西溪濕地
最大看點:這里是離市區(qū)最近的看龍舟點,而這里的“龍舟盛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有“花樣龍舟”之稱。
觀賞路線:自駕車前往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或乘K310、K506、K193、Y13、觀光1號至西溪濕地(周家村)即可。
2.新安江
特色活動:去新安江體驗的不是龍舟賽,而是龍舟漂流。靜靜地坐在龍舟上領(lǐng)略“水至清、風至涼、霧至奇”的絕好風光。伸手可觸的就是地道的“農(nóng)夫山泉”源頭活水,更可以欣賞到紫金鎖瀾、稀有虹鱒、鏡中銀魚、羅桐夕照、五橋爭色、月亮島、奇異佛光、水底動植物世界等諸多景觀。如果不想只是坐著,也可以拿起木槳自己劃,或者索性拿起玩具水槍與對面龍舟上的游人來一場“江上水戰(zhàn)”。
最大看點:為夏日的出游帶來絲絲涼意,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岸邊傳統(tǒng)的九姓漁民婚禮。
欣賞路線:自駕車經(jīng)杭新景高速至新安江出口下,或乘杭州至新安江的直達客快。
3.沙家浜
特色活動:游客不僅可以參與“菖蒲驅(qū)蚊痱”、“雄黃滅五毒”、穿龍褂、點龍睛、登龍舟等豐富多彩的端午節(jié)祈福活動,也可以欣賞沙家浜端午景觀龍舟表演賽,聽老街古戲臺的折子戲。
最大看點:能感受到多種多樣的端午傳統(tǒng)習俗,同時也是一條經(jīng)典的休閑美食游線路。
4.倉前
特色活動:每年端午這里都會舉行最傳統(tǒng)的龍舟賽。最簡單的龍舟穿梭于河道之間,偶爾能瞧見幾艘老底子的龍舟渾身插滿五彩的旗子。
最大看點:或許這樣簡單的就是最原汁原味的龍舟賽了。看完龍舟還可以一覽古鎮(zhèn)風貌,尋訪章太炎的足跡。
觀賞路線:自駕車可從文一西路向西,綠汀路口右拐至海曙路即到,或乘古蕩至倉前的公交車。
5.白龍?zhí)?/p>
特色活動:端午節(jié)龍塢白龍?zhí)毒皡^(qū)將舉辦陸地龍舟比賽,通過大人與孩子的通力合作傳遞著龍的精神。參加完比賽,還可以去看看離西湖最近的白龍?zhí)镀俨迹惺苣潜趟苟碌臍鈩荨B缴揭埃w驗農(nóng)家野趣,在自然氧吧中徹底放松心情。
最大看點:陸地龍舟很新鮮,景點也剛開放不久,不妨去搶個鮮!
欣賞路線:在市區(qū)龍翔橋坐504路到轉(zhuǎn)塘鎮(zhèn),鎮(zhèn)上轉(zhuǎn)乘中巴車到白龍?zhí)都纯伞?/p>
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現(xiàn)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賽龍舟將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wǎng)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里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動,并從口里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xiàn)在的西岸河),河水為西岸帶來了五谷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jié)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國、越國、楚國。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
古代龍舟競渡,以唐宋時為最盛。據(jù)《荊楚歲時記》所載:“州將及士人悉臨水歡之”。唐代張建封在《競渡歌》中生動地描寫了當時龍舟競渡的熱烈場面: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群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千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相目如瞬。
明代,北京民間于端午也曾有賽龍舟的活動,《帝京歲時紀勝·里二泗》載“里二泗近張灣,有佑民觀,中建玉皇閣醮壇,塑河神像……前臨運河,五月朔至端陽日,于河內(nèi)斗龍舟,奪錦標,香會紛紜,游人絡(luò)繹。”皇帝亦去西苑斗龍舟、劃船,與諸大臣宴樂。
至清代,在端午節(jié)期間,順治、乾隆,乃至道光初年,皇上均有龍舟競渡之舉,《清朝野史大觀》卷二記載:
順治十一年端午,召內(nèi)大臣大學士等乘龍舸,游西苑,至北橋登岸,幸南臺歡宴至暮。自后遇午日,宮中每以龍舟酬次。乾隆間,五日則奉慈輿至御園觀龍舟。圣駕在望瀛洲(亭名)。王公大臣及內(nèi)廷詞臣,亦得與宴賞。其東則蓬島瑤臺,皇太后觀競渡處也。嘉慶間,移于澄虛榭宴賞。高宗詩云:‘中流九龍舟,誰肯相參差。’仁宗詩云:‘九龍順軌原無競’,據(jù)此可識龍舟之數(shù)。道光初年,尚沿競渡故事,其后停止。
清代民間既有競渡,又有游船之娛。運河二閘等處,游船自端午開業(yè),都人聚飲于船,或劃拳行令,吟詩作賦,或邀票友輪唱互賞。興來,則三、五小舟相賽奪魁。清道光《白雪遺音》岔曲唱道:“浮瓜沉李,水閣涼亭,陣陣荷風劃龍舟。奪橋競彩相爭勝,鑼鼓叮咚采蓮歌,悠悠揚揚真好聽,燕語鶯聲。”即是這種風俗的反映。
民國期間,端午節(jié)北海公園亦曾應節(jié)舉辦過從北岸五龍亭至南岸瓊島漪瀾堂的有獎劃船競賽,為當年京城一大盛事。
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qū)劃龍舟,兼有紀念當?shù)爻錾慕裰鞲锩仪镨囊饬x。夜龍船上,張燈結(jié)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nóng)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jié)”,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jié)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qū),每年端節(jié)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xiàn)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xiāng)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jié)。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zhèn)鹘y(tǒng)儀式又注入新的現(xiàn)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nèi),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lián)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jié)。賽龍舟將盛傳于世。
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寓意
紀念屈原說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祖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沅陵盤瓠招魂說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舟發(fā)源于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兒六女,兒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瑤、侗、土、畬、黎六個民族。盤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師不知他魂落何處,就讓各族打造一只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后來的劃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5千年前,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千多年。
紀念龍神說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條又小又臟的水溝。有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wǎng)住一條小蛇。這一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鱗片。當漁人把手觸向鱗片的時候,蛇眼里閃著乞求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水溝。誰知,那九片鱗突然脫落,小蛇長身而舞,化為條小龍。原來,它是條上天神龍,因觸犯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才變成了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陽氣,這鎖才能打開。”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感謝漁人,在水溝中不停地翻動,并從口里不停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大河(也就是西岸河),河水為西岸帶來五谷豐登。為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天,也就是端午節(jié)、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端午節(jié)高速免費嗎
端午節(jié)放假高速不免費。
根據(jù)《重大節(jié)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規(guī)定,免費通行時間為春節(jié)、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等四個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jié)假日連休日;免費通行車輛為行駛收費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包括允許在普通收費公路行駛的摩托車;免費通行的收費公路范圍為符合《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guī)定,經(jīng)依法批準設(shè)置的收費公路(含收費橋梁和隧道)。
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
1、食粽子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根據(jù)史書記載,吃粽子源于春秋戰(zhàn)國,人們?yōu)榧o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2、掛艾草和莒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草和莒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手執(zhí)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jié)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后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3、賽龍舟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節(jié)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qū)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